前線醫師中鏢全記錄:從羽球場到視訊診間的7天抗疫實戰
「那天開會咳到沒辦法講完PPT,我就知道代誌大條了…」台中榮總副院長傅雲慶邊說邊比劃,五月中旬那場關鍵會議成為他確診Omicron的轉捩點。身為抗疫前線指揮官,這次換成自己穿上「確診者」這件意外的新身份。
確診當天全直擊:醫師的病毒雷達怎麼運作?
5/18傍晚開始的「癢癢咳」讓傅雲慶警鈴大作,隔天會議中突然爆咳成為確診前奏曲。身為感染科專家,他的身體監測系統比一般人更敏銳:「當喉嚨出現刺刺的感覺,就像有羽毛在搔,這跟平常感冒完全不同!」
快篩陽性後3動作:
- 秒搬進醫院宿舍「自造隔離堡壘」
- 冰庫翻出私藏有機桑椹汁
- 視訊診間立即上線開工
刀割喉嚨止痛密技大公開
「真的痛到連吞口水都要握拳!」傅雲慶形容喉嚨像被砂紙磨過,他自創「3層止痛法」:
- 藥物防護罩:乙醯胺酚類止痛藥+止咳藥「黃金組合」,線上會議前必吞
- 清冠一號調時差:飯後溫服打造「中藥防護膜」
- 冰鎮桑椹特調:有機桑椹原汁+冰水1:3比例,小口含著慢慢吞
獨家冰飲技巧:
「要讓冰水在喉嚨形成保護層!」傅醫師示範像品酒般讓飲料在口腔停留3秒,重點在「潤喉」而非「解渴」,每天喝掉2000cc特調飲。
醫師級隔離工作術:邊咳邊完成3場演講的秘訣
「發燒38.5度照樣上線!」傅雲慶在隔離期間完成中興大學管理講座、心臟病基金會直播等任務,關鍵在「症狀時間管理」:
- 早上10點前完成最耗腦力的簡報修改
- 會議前1小時服用藥物組合拳
- 視訊時鏡頭外必備「咳痰三寶」:溫鹽水、喉糖、衛生紙
羽球社成破口?醫師分析運動染疫關鍵
「原來大口呼吸這麼危險!」傅醫師推測感染源來自醫院羽球社,當球員們殺球時的劇烈換氣,讓口罩根本形同虛設。他特別提醒:
- 運動時保持2個球場距離
- 休息擦汗後立即戴回口罩
- 自備酒精噴霧處理共用器材
7天症狀變化全圖解
天數 | 身體警報 | 對應策略 |
---|---|---|
D1 | 喉嚨刺癢感 | 快篩+清冠一號預服 |
D2 | 燒到38.7度 | 冰枕物理降溫法 |
D3 | 刀割喉痛高峰 | 桑椹冰飲每小時1杯 |
D4 | 咳嗽帶痰音 | 蒸氣吸入+拍痰技巧 |
D5 | 鼻水瀑布期 | 熱敷鼻樑+穴道按摩 |
D6 | 味覺短暫消失 | 酸甜飲品刺激味蕾 |
D7 | 殘咳收尾戰 | 蜂蜜川貝茶潤肺 |
給確診者的5句心內話
- 喉嚨痛到哭很正常,但要記得補充電解質
- 清冠一號不是仙丹,要搭配「睡眠處方」
- 視訊看診時主動說「我在咳嗽」,幫醫師抓重點
- 失聲時改用「氣音+手寫板」溝通
- 康復後別急著報復性運動,從散步開始
後疫情時代生存指南:醫師的3個日常備戰守則
- 辦公室防疫包:隨時備妥5天份止痛藥、喉糖、快篩試劑
- 食材冷凍術:將桑椹、枇杷等潤喉食材做成冰磚
- 數位分身計畫:預錄重要演講片段,確診時無縫接軌
「病毒現在是鄰居,不是房客!」傅雲慶最後強調,與其害怕Omicron,不如學會「與痛共存」的智慧。從醫師變病患的7天教會他:真正的抗疫,是該休息時就關機的勇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