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梅雨季養生關鍵】中醫師獨家傳授抗濕護身法
最近天氣開始變臉啦!清明過後全台又要下雨又降温,這種又濕又冷的天氣最容易讓身體「鬧脾氣」。中醫師發現最近門診多了好多「這裡痠那裡痛」的案例,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用4個超實用方法對抗濕氣、保護心血管!
🌧️ 濕氣入侵的5大警訊
- 整天像被鬼壓床:睡再飽都覺得累,手腳像綁鉛塊
- 頭腦當機日常:注意力渙散+狂打哈欠
- 腸胃罷工抗議:脹氣、拉肚子輪流來
- 關節卡卡秀逗:早上起床膝蓋像生鏽
- 皮膚起疹作怪:濕疹反覆發作抓不停
🍜 第1招:吃對食物比吃藥更重要
這些地雷千萬別碰:
- 麻辣鍋配啤酒(超傷肝!)
- 炸雞排+珍奶(血管會抗議)
- 羊肉爐補過頭(火氣直接衝腦門)
抗濕三寶要多吃:
- 鮭魚味噌湯:Omega-3幫血管做SPA
- 蒜炒洋蔥:雙重抗菌還能增強免疫力
- 薑茶小米粥:溫熱喝祛寒又不傷胃
💤 第2招:熬夜追劇最傷肝!
最近是不是常覺得…
- 嘴巴有臭臭的「殭屍味」
- 眼睛血絲像紅眼航班
- 便秘三天像懷孕?
中醫師警告:晚上11點前不睡覺,肝火直接爆表!建議:
- 睡前泡腳15分鐘(水要蓋過腳踝)
- 手機開啟夜間模式(藍光少一半)
- 喝枸杞菊花茶(養肝明目超有效)
🛀 第3招:流汗是最好的除濕機
懶人祛濕三式:
- 浴室變溫泉:用艾草包泡澡20分鐘
- 薏仁水當水喝:記得要買「大薏仁」才有效
- 睡前抬腿操:靠牆抬腿15分鐘促進循環
💆 第4招:按對穴位省下掛號費
護肝兩大要穴:
- 太衝穴:腳背大拇指縫往腳踝推,找到最痛點就對了
- 風池穴:後腦勺髮際線凹陷處,用指節按壓超舒服
祛濕黃金三角:
- 足三里:膝蓋外側凹槽下四指寬,上班族必按
- 三陰交:腳踝內側上方四指,經痛也有效
- 豐隆穴:小腿外側肌肉最厚處,按完超想上廁所
⚠️ 醫師特別提醒:
最近溫差大到像坐雲霄飛車,三高患者要注意:
- 起床先坐3分鐘再下床
- 隨身帶薄外套擋風
- 泡溫泉每次別超過15分鐘
只要跟著這些方法做,保證你雨季不憂鬱,全身輕爽到夏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