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護腎秘訣藏在海鮮裡!最新研究:每週這樣吃降27%腎病危機

海鮮護腎新發現!每週四餐吃出好腎力

你知道嗎?台灣人最愛的海鮮竟然是護腎超強食物! 韓國亞洲大學醫院最新研究追蹤4133人長達25年,發現「每週吃海鮮4次以上」的人,腎臟病風險比不吃的人狂降27%!關鍵就在於海鮮裡的Omega-3不飽和脂肪酸

三酸甘油酯是傷腎隱形殺手

研究主持人朴人輝教授指出,血液中過多的三酸甘油酯不只會造成脂肪肝,更是腎臟發炎的元兇。當我們攝取足夠的Omega-3時,這種好脂肪會:

  • 降低血液黏稠度
  • 減少血管發炎反應
  • 調節脂肪代謝功能
  • 保護腎絲球過濾系統

「重點是要吃對烹調方式!」研究特別強調,油炸海鮮會破壞Omega-3結構,建議改用:

  1. 清蒸(保留90%營養)
  2. 水煮(湯汁記得喝)
  3. 低溫烘烤(表面微焦即可)
  4. 生食刺身(選擇新鮮漁獲)

手掌大小份量最剛好

每餐建議攝取量約成人手掌大小(約120-150g),常見高Omega-3海鮮排行榜: 海鮮種類 Omega-3含量(每100g) 推薦吃法
鯖魚 2300mg 味噌煮
秋刀魚 1800mg 鹽烤
鮭魚 1500mg 香煎
白帶魚 1200mg 紅燒
草蝦 500mg 蒜蓉蒸

腎友必看!夏季7大保命守則

台灣每年新增超過萬名洗腎患者,腎臟醫學會特別提醒「夏天是腎病惡化高峰期」,七大關鍵防護措施要牢記:

  1. 蔬菜水果聰明吃
    高鉀蔬果(香蕉、奇異果、菠菜)要控制,建議先切小塊汆燙去鉀再食用

  2. 喝水要分段
    每小時不超過200c.c.,可用有刻度的水壺控制水量,避免突然大量飲水

  3. 蚊蟲叮咬別輕忽
    腎友免疫力較差,被抓破的皮膚傷口可能引發嚴重感染,外出必備防蚊液

  4. 生食風險高
    生魚片、沙拉可能含大腸桿菌,建議熟食溫度要達75℃以上

  5. 旅遊前必做3件事

    • 攜帶3天份備用藥
    • 查詢當地洗腎中心
    • 請醫師開立英文病歷摘要
  6. 早晚量血壓
    夏季血管擴張易忽略高血壓,建議固定早上起床、睡前各量一次

  7. 室內運動最安全
    避開正午高溫時段,推薦游泳、太極拳等低衝擊運動,運動前半小時先補充150c.c.水

皮膚警訊別輕忽!3種異常快就醫

腎臟醫學會最新統計發現,45%患者初期會出現皮膚症狀,要特別注意:

  • 腳踝浮腫:按壓後凹陷超過5秒沒恢復
  • 莫名搔癢:尤其夜間加劇,集中在背部
  • 指甲變化:出現白色橫紋或匙狀甲

營養師小叮嚀:海鮮雖好但痛風患者要控制攝取量,建議搭配高纖蔬菜促進普林代謝,例如:

  • 冬瓜(利尿效果佳)
  • 高麗菜(富含維生素U)
  • 黑木耳(水溶性纖維多)

最後要提醒,研究中的「手掌大小」是指去殼後的純肉重量,帶殼海鮮要適量增加份量。從今天開始,跟著專家建議聰明吃海鮮,吃出強腎好體質!

分類:飲食營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