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人頭痛比例超高!你是哪一型?
根據統計,台灣每10個人就有6個曾經歷過嚴重頭痛!尤其是天氣忽冷忽熱、工作壓力大時,那種「頭殼快要炸開」的感覺真的超折磨。但你知道嗎?頭痛其實有分不同類型,用錯方法反而更慘!
頭痛3大分類比一比
國際頭痛協會最新分類,頭痛主要分這3種:
類型 | 發生比例 | 主要特徵 | 常見觸發原因 |
---|---|---|---|
原發性頭痛 | 90% | 頭部本身問題 | 壓力、作息、遺傳 |
次發性頭痛 | 7% | 疾病引發 | 腦瘤、中風、感染 |
頸因性頭痛 | 3% | 頸椎問題延伸 | 姿勢不良、頸椎錯位 |
💡小知識:很多人以為頭痛就要吃止痛藥,但其實頸因性頭痛光靠放鬆肌肉沒用,關鍵在「頸椎排列」!
偏頭痛VS緊縮型頭痛 3秒快速判斷
🌀 偏頭痛特徵(佔原發性頭痛58%)
- 痛感像心跳:有明顯搏動感,通常單側發作
- 痛到想撞牆:中度到重度疼痛,走路爬樓梯會更痛
- 附加症狀多:噁心想吐、怕光怕吵
- 持續時間:4-72小時(超過3天要快就醫!)
自救重點:
- 在「視野出現閃光」等預兆出現時立即服藥
- 發作時待在安靜黑暗環境
- 避免攝取起司、巧克力等誘發食物
🔩 緊縮型頭痛特徵(佔原發性頭痛32%)
- 像戴緊箍咒:雙側壓迫感,不會隨活動加劇
- 痛感較溫和:輕度到中度,還能勉強工作
- 沒有附加症狀:不會噁心或畏光
- 持續時間:30分鐘到7天
自救重點:
- 熱敷肩頸+深呼吸練習
- 每小時做「下巴收縮運動」(後文教詳細步驟)
- 調整電腦螢幕高度避免駝背
隱藏版頭痛殺手:頸因性頭痛
為什麼脖子會引發頭痛?
關鍵在「三叉神經」!上頸椎神經與三叉神經相連,當頸椎排列不正時:
- 神經根受壓迫
- 疼痛訊號傳到頭部
- 出現單側頭痛+牙齒酸軟
自我檢測3招:
- 轉動脖子會「卡卡」並誘發頭痛
- 按壓頸椎上方有明顯痛點
- 做點頭動作時疼痛加劇
毛巾矯正法(研究實證有效!)
準備工具:浴巾捲成直徑8-10cm圓筒
動作一:深層肌群激活
- 平躺將毛巾墊在頸椎最凸處
- 緩慢點頭到極限,維持10秒
- 重複10次,每天3組
動作二:頸椎穩定訓練
- 坐直用雙手拉住毛巾兩端
- 向後拉緊形成頸部支撐
- 慢慢左右轉頭各5次
✨ 實測分享:物理治療師臨床發現,連續做3天就能改善7成頸因性頭痛!
頭痛急救SOP
最後送上各類型頭痛應對流程:
偏頭痛發作時 → 吃藥+冷敷太陽穴+咖啡因飲品(限平時有喝咖啡習慣者)
緊縮型頭痛 → 熱敷後頸+薄荷精油按摩+肩胛骨伸展
頸因性頭痛 → 先做毛巾矯正操,無效再考慮藥物
如果出現「爆炸性劇痛」或「伴隨發燒」,請立即就醫!可能是腦出血等嚴重問題。
記得把這篇存起來,下次頭痛時不用再亂猜亂試啦~也分享給常喊頭痛的朋友,一起找回清爽的腦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