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煎餃竟然比水餃更催老?醫師警告『這物質』是皮膚殺手

煎餃的酥脆口感竟藏老化危機?

日本醫學博士山岸昌一最新研究指出,那些讓人停不下筷子的「煎餃焦脆部分」,其實含有大量AGEs(糖化終產物)。這種物質被稱為「皮膚隱形殺手」,會直接破壞膠原蛋白,讓臉部細紋、鬆弛通通找上門!

為什麼煎餃特別危險?

  • 🔥 高溫烹調:油煎時溫度動輒超過180°C,比水煮100°C產生多3倍AGEs
  • 🍳 梅納反應:焦褐色雖然香氣誘人,正是AGEs大量生成的指標
  • 🥟 雙重傷害:餃子皮吸油後加速氧化,內餡肉類油脂更會加成老化反應

實驗數據驚人對比

研究團隊檢測發現,6顆煎餃的AGEs含量竟等同於:

  • 2串烤肉串的焦黑部分
  • 1.5包洋芋片
  • 3碗白飯的糖化物質總和

水餃真的比較安全嗎?

營養師林美芳分析:「水煮過程溫度穩定,不會產生劇烈化學變化,且餃子皮的澱粉不易轉化成緻密AGEs結構。」但要注意:

  • ✅ 沾醬別過量(醬油鈉含量高)
  • ✅ 內餡避開肥肉比例過高的組合
  • ✅ 湯餃比乾餃更少油脂氧化風險

外食族自救3招

  1. 刮除焦皮:用筷子去除煎餃明顯焦黑處
  2. 搭配綠茶:兒茶素能抑制30%AGEs吸收
  3. 飯後水果:芭樂、奇異果的維他命C幫助代謝

這些食物也藏地雷

除了煎餃,這些「偽健康食物」更要小心:

  • 烤吐司邊緣的深褐色部分
  • 鐵板麵的鍋巴焦痕
  • 三杯料理的收汁鍋底
  • 油炸物反覆回鍋的深色殘渣

醫師建議

皮膚科王醫師提醒:「與其完全不吃,不如控制頻率。每週煎餃攝取量建議不超過2次,每次以5顆為上限,同時加強防曬與保濕,才能有效延緩老化速度。」

分類:飲食營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