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身體缺水不只口渴!血液循環卡關的5大隱藏危機

身體缺水不只口渴!血液循環卡關的5大隱藏危機

最近門診發現,超過7成阿公阿嬤都有「被動脫水」現象!明明嘴唇都乾裂了卻說不渴,這其實是口渴中樞退化的危險警訊。當身體長期處於「微脫水」狀態,血液會像濃縮果汁一樣黏稠,引發連鎖健康危機…

為什麼水喝不夠會害血液卡卡?

  1. 血流量直接減少:人體70%是水分,當缺水達體重2%(約1.5公升),血漿量就會明顯下降
  2. 紅血球結塊現象:濃稠血液會讓紅血球失去彈性,像塞車一樣堆積在血管壁
  3. 代謝廢物堆積:原本該隨尿液排出的毒素,反而回流到血液循環系統

高危險群要特別注意!

✔️ 50歲以上銀髮族(口渴感減退30%)
✔️ 三高慢性病患者(血管彈性本較差)
✔️ 久坐上班族(下肢循環易停滯)
✔️ 晨起後2小時內沒喝水的人(夜間水分流失多)

專家建議「333喝水法」

  • 3個時段:起床後、午餐前、洗澡後各喝300cc溫水
  • 3種水溫:40°C最佳,避免冰水刺激血管收縮
  • 3要原則:要小口喝、要定時喝、要喝夠量(體重x30~35cc)

喝錯更危險!這些飲品不算補水

❌ 咖啡/茶飲(咖啡因利尿反流失水分)
❌ 含糖飲料(高滲透壓加重細胞脫水)
❌ 酒精飲品(代謝需要消耗更多水分)

記得在房間放「會唱歌的水壺」,設定每小時提醒喝水。從今天開始,別等口渴才補充,養成「喝好水」習慣才能真正促進血液循環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