🌟腳掌暗藏抗老開關!德國研究解密
最近《柏林運動醫學期刊》發表驚人發現:「有意識地用腳趾蜷縮抓地」的走路方式,能多刺激32%的腦部血流量!研究團隊用功能性磁振造影(fMRI)觀察到,當受試者刻意控制足部小肌肉時,前額葉皮質會出現明顯活化現象。
🦶🏻超簡單「抓地三步驟」
- 抬腳時:腳跟先離地,五趾像貓掌般向內蜷曲
- 落地時:從腳趾根部慢慢「滾動」到全腳掌
- 觸地時:想像腳底在捏飯糰,持續2-3秒抓地感
🧠神經科醫師加碼建議
台大醫院王醫師補充:「這種本體感覺訓練能加強小腦與基底核連結,建議在看電視時:
- 扶著沙發單腳練習
- 腳底板放條毛巾用趾尖抓取
- 每15分鐘換邊操作」
⚠️注意關鍵細節
- 選擇鞋底較薄的運動鞋(功夫鞋尤佳)
- 初學者從「每天5分鐘」漸進增加
- 搭配「邊走邊數123」口訣強化專注力
📈雙重保健效果報你知
美國骨科醫學會證實,這種走法不僅能: ✅ 增加脛骨密度(預防骨鬆) ✅ 提升足弓支撐力(改善扁平足) ✅ 強化踝關節穩定度(降低扭傷風險)
下次追劇時別窩沙發啦!快起身用「腳掌抓抓樂」訓練你的大腦,記得分享給常忘東忘西的親友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