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解血管鈣化迷思!營養師教你「這樣吃」才正確
最近LINE群組瘋傳「血管鈣化要少吃鈣」的說法,讓很多長輩嚇得連牛奶都不敢喝!啾啾營養師特別整理三大關鍵迷思,帶你一次搞懂血管健康與鈣質攝取的關係。
迷思一:吃鈣會讓血管變硬?
血管鈣化的真正兇手是「它」
大家常誤以為血管鈣化是吃太多鈣片造成,其實元凶是「自由基」!當我們長期吃高油高鹽、血糖失控時,體內會產生大量自由基。這些壞東西會把膽固醇氧化成「泡沫狀物質」,像口香糖一樣黏在血管壁上。
迷思二:少吃鈣能預防鈣化?
真相是「越缺鈣越危險」
台灣人平均每天鈣攝取量只有建議值的50%!當血液中鈣濃度不足時,身體會自動從骨頭「挖鈣」來用。這些被挖出來的鈣質就像迷路的小孩,遇到老化的血管就會卡在血管壁,反而更容易造成鈣化堆積。
迷思三:喝牛奶容易血管硬化?
營養師推薦3大黃金組合
每天喝1-2杯牛奶其實是保護血管的好習慣!搭配這些吃法效果更好:
- 芝麻牛奶:黑芝麻的鈣含量是牛奶的18倍
- 小魚乾炒豆干:雙重補鈣+優質蛋白質
- 飯後曬太陽:每天15分鐘幫助生成維生素D
上班族必學「聰明補鈣法」
營養師私房菜單大公開
- 早餐:起司蛋餅+無糖豆漿
- 下午茶:原味優格+奇亞籽
- 保健食品:選擇「檸檬酸鈣」+含D3的配方
- NG行為:咖啡配鈣片會阻礙吸收!
保養血管的3個關鍵時間
- 早上7-9點:飯後散步曬太陽
- 下午3點:補充含鈣點心
- 睡前2小時:做伸展操促進血液循環
最後提醒大家,控制三高才是預防血管鈣化的根本。如果有在吃降血壓藥或糖尿病藥物,記得要和鈣片間隔2小時服用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