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椎管狹窄症是什麼?銀髮族最怕的「隱形殺手」
最近門診常遇到阿公阿嬤抱怨:「醫生啊!我走路怎麼越走越短,腳底像踩冰塊一直麻…」這些症狀很可能就是脊椎管狹窄症在作怪!這種病被稱為「長者的沉默殺手」,根據衛福部統計,台灣每年超過3萬人因此開刀,而且很多人拖到嚴重疼痛才就醫!
🌟 5招自我檢測法!符合3項要當心
這種病最狡猾的是症狀會慢慢加重,等到發現時神經可能已受損。骨科醫師整理出居家檢測5要點,快幫家中長輩檢查:
- 冰火二重天:從後腰到腳尖常感覺「刺刺麻麻」,像是被冰水澆到或螞蟻爬,嚴重時連熱水沖腳都沒感覺
- 走路像踩地雷:走不到500公尺就痛到要坐下,但奇怪的是騎腳踏車卻能騎更久
- 駝背成自然:不知不覺變成「蝦米腰」,挺直背反而更痛
- 夜間抽筋王:睡覺時小腿常抽筋,早上起床要扶牆才能站穩
- 屁股坐不住:連坐在沙發看電視都會從尾椎麻到大腿
🚨 比你想的更危險!併發症恐失禁
很多長輩覺得「老了都會腰酸背痛」就不理會,但神經外科醫師警告:
⚠️ 肌肉萎縮速度加快3倍
⚠️ 跌倒骨折風險增5成
⚠️ 嚴重時可能大小便失禁
最可怕的是會形成惡性循環:痛→少動→肥胖→更痛!
🚶♂️ 神奇走路法!每天20分鐘改善疼痛
復健科醫師推薦「企鵝走路術」超有效:
- 雙手扶牆或助行器
- 小步幅慢慢走(腳掌距離<30公分)
- 刻意縮小腹、屁股夾緊
- 每走5分鐘就停下來深呼吸3次
特別注意!要選下午4-6點肌力最好時段走,如果走到腳底有「觸電感」要馬上停止。新手建議從「客廳走到廚房5趟」開始,比去公園散步更安全。
🛡️ 日常3招防惡化!洗碗也能做復健
- 廚房站立法:洗碗時輪流把腳踩在小板凳上,減輕腰部壓力
- 買菜車改造:推車時保持「手肘微彎」,避免挺直腰桿
- 電視椅操:廣告時間做「貓拱背」動作,跪坐墊子上慢慢向前趴
💡 醫師小叮嚀:這些地雷不要踩!
❌ 避免做「仰臥起坐」會更壓迫神經
❌ 不要泡溫泉超過10分鐘
⭕ 多吃芭樂、奇異果補充維生素C
⭕ 床墊要選「側躺時脊椎呈直線」的硬度
最後提醒大家,如果出現「會陰部麻木」或「漏尿」情形,一定要在72小時內就醫!早期治療有8成患者不用開刀,快把這篇存起來,幫爸媽守住行動力!